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精神,進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支教團的凝聚力和戰斗力,11月7日,校團委組織召開第27、28屆研究生支教團交流座談會。校團委書記劉東東、校團委專職團干楊洪悅、第28屆研支團成員出席會議,現服務于云南省南華縣的第27屆研支團成員線上參會,會議由第28屆研支團成員江嵐主持。

第27屆研支團隊長詹少駒從“教育幫扶”和“志愿服務”兩方面匯報了近期支教成果。在教育幫扶方面,3名成員平均每周授課超14課時,覆蓋學生近900人,其中,馬秀所帶班級學生成績進步顯著;成立無人機機器人社團,指導學生在南華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第二屆機器人和無人機競賽中,斬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12項。在志愿服務方面,第27屆研支團以暑期社會實踐為契機,助力改善服務地學校教學環境;積極參與“菌子節”“青年夜?!钡戎驹阜栈顒?,展現了中石大青年良好的精神風貌與責任擔當,獲當地群眾與領導的一致好評。此外,詹少駒也進一步剖析了團隊成員在教學經驗、資源整合與品牌建設方面的不足,提出將通過內部培訓、跨校交流等方式持續改進,并計劃增設石油特色愛國主義教育課程,打造區域教育品牌。

第28屆研支團隊長雷宇樂介紹了團隊自9月組建以來的建設進展。依托“青馬工程”,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開展“每周一課”活動;聯合中國政法大學入團積極分子開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開展“烽火歲月里的教育豐碑”團日活動,獲評月度優秀主題團日。在系列理論學習與實踐研學中,團隊成員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第28屆研支團團支部書記江嵐匯報了團隊文化品牌建設方案。她指出,在7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愛國奉獻、開拓創新”的精神成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鮮亮的文化符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廣大師生的行動自覺。基于此,團隊從“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的支教理念,以及 “厚積薄發,開物成務”的校訓精神中,提煉、總結出了“譽而成詩”的文化品牌,并進一步衍生出“譽承厚積,詩成開務”的團隊口號,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石大青年的使命擔當。

校團委書記劉東東在總結講話中肯定了第27屆研支團的支教成果及第28屆研支團的團隊文化建設。他強調,研支團要立足“信仰、信念、信心”,以“工作閉環”促“良性循環”,實現團隊建設發展螺旋式上升。在工作中必須實事求是,緊密結合當地教育實際與學生特點,避免模式照搬,要在調研中定位、在實踐中優化,讓服務真正貼合師生需求。劉東東一步指出,研支團應堅持問題導向與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注重當下成效,更要著眼于長遠影響。要立足服務地教育整體規劃,在教學幫扶、社團建設與志愿服務中積累經驗、沉淀模式,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路徑,讓支教成果持續惠及當地。
本次座談會為兩屆研支團搭建了交流互鑒的橋梁,既總結了經驗,也明確了方向。作為學校服務國家戰略、助力鄉村教育的重要力量,我校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將繼續傳承接力、實干擔當,在西部教育一線書寫一份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