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成果名稱 | 獎勵名稱 | 獎勵等級 | 所有完成人 | 獎勵日期 |
| 1 | 非常規油藏復雜結構井產能預測與井型優化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安永生(5/15) | 2023 |
| 2 | 復雜油氣藏鉆井井眼強化和儲層保護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 二等獎 | 楊麗麗(6/25) | 2023 |
| 3 | 城鎮燃氣管道全壽命周期完整性管理關鍵技術及應用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帥健(2/10) | 2023 |
| 4 | 海上復雜地層工程地質精細描述與優快鉆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孫挺(6/10) | 2023 |
| 5 | 南海深水及超深水鉆完井關鍵技術創新與工業應用 | 自然資源科技獎 | 一等獎 | 武勝男(9/15) | 2023 |
| 6 | 水下油氣開發模式設計與智能運維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王瑩瑩(1/10)胡瑾秋(8/10) | 2023 |
| 7 | 新一代油氣管道內檢測感知技術及機器人研制與應用 | 第二屆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 | 一等獎 | 鄭文培(10/10) | 2023 |
| 8 | 在役深水水下井口系統智能安全運維關鍵技術與應用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鄭文培(8/10) | 2023 |
| 9 | 多孔介質內CO2-原油-地層水體系相行為及流體擴散遷移機制研究 | 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陳浩(1/12)趙海寧(3/12) | 2023 |
| 10 | 鋼結構疲勞性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張玉(4/15)段夢蘭(9/15) | 2023 |
| 11 | 陸相復雜難動用儲量有效開發關鍵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陳浩(1/10) | 2023 |
| 12 | 深海油氣水下裝備安全高效作業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殷啟帥(1/15)楊進(3/15)鄭文培(9/15)趙海寧(12/15) | 2023 |
| 13 | 油氣儲運設施服役安全理論與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帥健(1/12)李云濤(3/12) | 2023 |
| 14 | 超臨界CO2噴射壓裂儲層高效改造基礎研究 | 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張逸群(6/15) | 2022 |
| 15 | 非常規和深層油氣藏鉆井復雜防控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李曉蓉(10/15) | 2022 |
| 16 | 復雜油氣井井筒完整性關鍵技術及規模應用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 二等獎 | 李曉蓉(8/10) | 2022 |
| 17 | 海上油氣藏智能井動態監測關鍵技術與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張逸群(2/9) | 2022 |
| 18 | 海洋柔性管國產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 二等獎 | 劉軍鵬(1/10)段夢蘭(2/10)張玉(4/10)安晨(7/10)王瑩瑩(10/10) | 2022 |
| 19 | 海洋自升式平臺安全高效作業關鍵技術及大規模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楊進(1/20)殷啟帥(3/20)葉智慧(17/20) | 2022 |
| 20 | 極地安全高效鉆井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殷啟帥(5/10) | 2022 |
| 21 | 深水油氣田高校開發鉆完井作業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3/15) | 2022 |
| 22 | 油氣場站智能檢測機器人與安全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2022 | |
| 23 | 百米級水深海底管道挖溝就位關鍵技術及裝備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趙天奉(1/9)孫挺(4/9) | 2022 |
| 24 | 渤海在生產油田增產鉆完井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張逸群(6/8) | 2022 |
| 25 | 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 2021年中國產學研創新與促進獎 | 其他獎 | 董紹華 | 2022 |
| 26 | 超深水半潛式生產儲卸油平臺“深海一號”研制及應用 | 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 特等獎 | 殷啟帥(9/14)李磊(14/14) | 2022 |
| 27 | 第三十一屆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 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 科技成就獎 | 王瑩瑩 | 2022 |
| 28 | 復雜天然氣藏高效能環保鉆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李曉蓉(3/10) | 2022 |
| 29 | 復雜油氣鉆采典型環節風險早期感知及預警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樊建春(1/5)胡瑾秋(2/5)武勝男(3/5)高富民(4/5)鄭文培(5/5) | 2022 |
| 30 | 海上油氣田井筒腐蝕-力學一體化設計與失效預警關鍵技術 |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新獎 | 一等獎 | 李曉蓉(2/6) | 2022 |
| 31 | 近海大型叢式井高效鉆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陳緒躍(1/10) | 2022 |
| 32 | 智慧燃氣管網安全運行保障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工業化應用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董紹華(1/15)陳林(15/15) | 2022 |
| 33 | 大型石油儲罐完整性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帥健(1/15)李云濤(11/15)呂志陽(13/15) | 2021 |
| 34 | 海底管道完整性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及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董紹華(1/15)胡瑾秋(13/15) | 2021 |
| 35 | 海上高泥質儲層稠油油田開發關鍵技術及規模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孫挺(6/15) | 2021 |
| 36 | 海洋油氣水下裝備布局安裝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成果獎 | 一等獎 | 王瑩瑩(1/3) | 2021 |
| 37 | 京津冀中深層地熱經濟高效鉆采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 | 一等獎 | 張逸群(4/10) | 2021 |
| 38 | 南海深水氣田鉆完井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7/15) | 2021 |
| 39 | 鋼結構工程疲勞性能研究與應用 | 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段夢蘭(4/11)張玉(7/11) | 2021 |
| 40 | 管道完整性管理技術叢書 | 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著作 | 一等獎 | 董紹華(1/10)張來斌(2/10)帥健(9/10) | 2021 |
| 41 | 海洋深水鉆井管柱力學與安全高效作業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 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4/15) | 2021 |
| 42 | 海洋油氣井全生命周期井筒高效清潔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2021 | |
| 43 | 京津冀巖溶熱儲資源高效開發關鍵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張逸群(3/5) | 2021 |
| 44 | 南海深水鉆探工程地質風險評價關鍵技術及應用 | 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 特等獎 | 楊進(2/15)殷啟帥(12/15) | 2021 |
| 45 | 雙疏型強封堵鉆井液新技術及其規律應用 |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 二等獎 | 楊麗麗(3/34) | 2021 |
| 46 | 油氣生產復雜系統安全監測與早期預警關鍵技術及其規模化應用 | 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張來斌(1/15)樊建春(2/15)胡瑾秋(4/15)武勝男(5/15)高富民(7/15) | 2021 |
| 47 | 中東地區碳酸鹽巖儲層水平井增產提效鉆完井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2021 | |
| 48 | 非常規油氣鉆井中穩定井壁與保護油氣層新技術及規模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 | 一等獎 | 楊麗麗(6/10) | 2020 |
| 49 | 高含水油田彈性顆粒懸浮體系高效驅油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 | 二等獎 | 2020 | |
| 50 | 深水海管關鍵力學性能研究成果及工程應用 | 海洋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段夢蘭(1/15)安晨(3/15)劉軍鵬(5/15)王懿(6/15)張玉(10/15)段青峰(14/15) | 2020 |
| 51 | 中深層地熱經濟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張逸群(5/12) | 2020 |
| 52 | EtherMAC 網絡化運動控制關鍵技術及系列裝備 |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王金江(5/5) | 2020 |
| 53 | GB/T 30582—2014《基于風險的埋地鋼質管道外損傷檢驗與評價》等7項標準 | 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 一等獎 | 帥健(6/14) | 2020 |
| 54 | SY/T 6859-2012 油氣輸送管道風險評價導則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優秀標準獎 | 一等獎 | 董紹華(1/6) | 2020 |
| 55 | 渤海灣安全就位風險綜合識別技術及在淺水高危區域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5/10) | 2020 |
| 56 | 東海大斜度井鉆完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2/10)陳緒躍(5/10) | 2020 |
| 57 | 海上導管架平臺空間優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 | 二等獎 | 王瑩瑩(1/10)葉智慧(9/10)孫挺(10/10) | 2020 |
| 58 | 南海東部控水增油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安永生(1/14) | 2020 |
| 59 | 索聯動高速并聯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 | 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王金江(5/10) | 2020 |
| 60 | 油氣管道輸送過程安全監控技術及應用 |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成果獎 | 一等獎 | 董紹華(5/6) | 2020 |
| 61 | 自升式鉆井平臺全生命周期高效運行關鍵技術及其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 | 一等獎 | 段夢蘭(1/15)王懿(7/15) | 2020 |
| 62 | 東海延長測試鉆井平臺和井口系統穩性評價及實踐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楊進(1/4)孫挺(3/4) | 2019 |
| 63 | 非均質裂縫性油藏大尺度物理模型研制 |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安永生(10/12) | 2019 |
| 64 | 海上油田安全高效井筒故障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1/9)陳緒躍(5/9) | 2019 |
| 65 | 海洋石油平臺空間高效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楊進(1/20)殷啟帥(5/20)孫挺(11/20),陳緒躍(12/20)王瑩瑩(16/20)李磊(20/20) | 2019 |
| 66 | 渤海深部硬地層安全高效鉆探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殷啟帥(5/15)孫挺(11/15) | 2019 |
| 67 | 海上油氣田流動管理技術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2019 | |
| 68 | 修井工程(第二版·富媒體)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獎 | 二等獎 | 安永生(3/3) | 2019 |
| 69 | 致密儲層應力循環壓裂技術與應用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 二等獎 | 王琳琳(12/15) | 2019 |
| 7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非常規油氣井鉆井液創新團隊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其他獎 | 楊麗麗(7/9) | 2019 |
| 71 | 修井工程(第二版·富媒體) | 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獎 | 二等獎 | 安永生(3/3) | 2019 |
| 72 | 渤海油田安全高效鉆完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楊進(2/5) | 2018 |
| 73 | 東海深井超深井鉆井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楊進(2/5) | 2018 |
| 74 | 楊進 | 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個人) | 其他獎 | 楊進 | 2018 |
| 75 | 致密儲層應力循環壓裂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王琳琳(12/12) | 2018 |
| 76 | 鉆井液的添加劑組合物和超高溫超高密度無土相油包水鉆井液 | 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專利獎 | 優秀獎 | 楊麗麗(10/17) | 2018 |
| 77 | 渤海油田大斜度井高效攜巖鉆井關鍵技術 |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楊進(2/5) | 2017 |
| 78 | 東海西湖凹陷油氣鉆探關鍵工程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2/9)李磊(9/9) | 2017 |
| 79 | 段夢蘭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個人獎 | 優秀獎 | 段夢蘭 | 2017 |
| 80 | 海洋深水優快鉆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張來斌(2/15)楊進(3/15)鄭文培(11/15) | 2017 |
| 81 | 海洋深水鉆探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2/15)王瑩瑩(14/15) | 2017 |
| 82 | 基于大數據環境下海洋石油工程作業安全高效決策系統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楊進(1/16)王瑩瑩9/16) | 2017 |
| 83 | 油氣管道系統完整性關鍵技術與工業化應用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 一等獎 | 董紹華(1/16)張來斌(2/16)段禮祥(3/16)梁偉(4/16),胡瑾秋(10/16)王金江(11/16) | 2017 |
| 84 | 中巴深海技術聯合研究院 | 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科技合作獎 | 其他獎 | 段夢蘭 | 2017 |
| 85 | 自升式平臺提高復雜地層作業能力關鍵技術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段夢蘭(1/15)王懿(3/15)安晨(7/15)趙天奉(8/15) | 2017 |
| 86 | 自升式鉆井平臺插拔樁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楊進(6/15) | 2017 |
| 87 | 孫越崎能源大獎 | 孫越崎能源大獎 | 科技成就獎 | 張來斌 | 2016 |
| 88 | 油氣管道系統完整性技術與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董紹華(1/15)張來斌(2/15)梁偉(10/15)段禮祥(13/15) | 2016 |
| 89 | 海洋石油鉆井智能監控技術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1/15) | 2015 |
| 90 | 深水立管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段夢蘭(1/10)王懿(3/10)安晨(4/10)張玉(5/10)趙天奉(9/10) | 2015 |
| 91 | 柿莊,臨興區塊非常規氣鉆井提速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4/10) | 2015 |
| 92 | 東海復雜地層鉆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2/14) | 2014 |
| 93 | 東海平湖老油氣田挖潛穩產鉆完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楊進(3/5) | 2014 |
| 94 | 海上大位移井修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2/10) | 2014 |
| 95 | 海上油氣井棄置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7/15) | 2014 |
| 96 | 海上油田鉆井平臺選型與安全高效就位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4/10) | 2014 |
| 97 | 海洋淺層高效鉆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1/10) | 2014 |
| 98 | 海洋深水鉆井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楊進(4/20) | 2014 |
| 99 | 海洋自升式鉆井平臺作業適應性評估及風險管控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段夢蘭(9/10) | 2014 |
| 100 | 油氣站場動力機組精確診斷預警技術開發及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張來斌(1/15)段禮祥(2/15)梁偉(3/15)胡瑾秋(8/15)葉迎春(11/15)鄭文培(12/15) | 2014 |
| 101 | 海上低孔滲油氣田高效環保儲層改造創新技術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4/10) | 2013 |
| 102 | 自升式鉆井平臺插樁作業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楊進(1/10) | 2013 |
| 103 | 海洋淺層鉆井工程安全作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特等獎 | 楊進(2/20) | 2012 |
| 104 | 深水鉆井表層導管作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楊進(3/10) | 2012 |
| 105 | 深水鉆井表層導管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1/15)樊建春(15/15) | 2011 |
| 106 | 柴油機故障診斷系統開發與應用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張來斌(1/4) | 2000 |
| 107 | 實鉆地層鉆井特性的評估方法及其應用 | 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楊進(10/15) | 2000 |
| 108 | 實鉆地層正交各向異性的評估方法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楊進(3/5) | 1999 |
| 109 | 鉆井隔水導管下入深度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楊進(3/15) | 2009 |
| 110 | 交變動載荷作用對在役輸油管道的影響研究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帥健(2/9)許葵(5/9) | 2007 |
| 111 | 油田關鍵設備安全運行精確診斷方法及系統研究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張來斌(1/15)樊建春(3/15)段禮祥4/15)梁偉(5/15) | 2006 |
| 112 | 輸氣管道外部應力腐蝕控制方法研究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帥健(1/4) | 2005 |
| 113 | 大型往復設備診斷系統研究 | 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張來斌(1/5)樊建春5/5) | 2004 |
| 114 | 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 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 青年科技獎 | 張來斌 |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