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效,2025年11月5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教工黨支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黨支部開展樣板支部示范共建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年度重點任務攻堅為主線,通過理論共學、難點共商、成果共享,進一步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活動伊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教工黨支部書記李曉夏同志圍繞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方案進行導學。她系統梳理了全會召開背景、核心成果及“十五五”規劃《建議》的戰略框架,重點闡釋了高質量發展主題、科技自立自強目標與教育改革的聯動性。李曉夏指出:“全會強調‘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階段,高校必須優化學科布局,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她結合《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中的“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行動”案例,呼吁黨員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主動謀劃,破除人才培養與產業脫節問題。
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委員胡光鑫同志聚焦《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和網絡文明素養進行解讀。他詳細分析了條例的制定背景、各領域任務要求及網絡行為規范,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并結合高校實際,提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實施建議。胡光鑫同志特別提醒黨員嚴守《中國共產黨黨員網絡行為規定》,做到“線上正能量傳播與線下行為規范統一”,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流量至上等錯誤思潮。


教師黨員從教學科研角度深入研討,為支部共建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劉乾院長結合學院工作,領會第二十屆四中全會的相關精神,強調了能源轉型與制度自信;龐昌偉老師解讀了思想政治工作條例的文化建設內涵;王倍倍老師探討了教學中的應用實例;喬倩老師號召將中國式現代化與個人實踐融合;馮文燕老師分享了學校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案例;林晨老師提出了在教學中精選民生等熱點的方法;楊明琪老師論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學生黨員們踴躍發言,展現了青年擔當,充分體現了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主動性。黨支部書記丁煒浩結合兼職輔導員經歷,體悟了思想政治工作條例的實踐價值;胡光鑫同志回顧了五年計劃歷史,展望了社會主義現代化藍圖;解鴻碩同志強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創新與民心凝聚;王晶同志表達了增強行動自覺、服務國家需求的決心;劉橋同志提出了做理論解碼器、研究先鋒隊和信仰播種機的路徑。


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扎實的理論學習、展現青年擔當的學生分享以及富有成效的師生研討,不僅筑牢了思想根基,明確了共建方向,更成為推動黨建創新、促進師生交流的重要抓手。未來,我們將以支部共建為長期載體,整合師生優勢,形成“理論學習共促、組織建設共強、實踐活動共辦”的格局,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馬院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