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上】誰說,掛科的人生會完蛋?!!
發布時間:2025-03-02 | 來源:大學生記者團 | 瀏覽量:
近期學校春季學期開學初補緩考正在進行中,掛科了?天塌了?人生完蛋了?好好準備補考吧!掛科的人生不會完蛋!人生的容錯率超乎你的想象!今天跟隨星菌一起走進她的勵志故事~
在大一學年,她的智育成績排名為77/101,而到了大二學年,她已一躍升至28/85,并榮獲2023-2024學年的95勵志進步獎學金。她就是新能源與材料學院2022級材料22-3班的本科生——劉馨瑤。
從新出發,她從迷茫到堅定
從迷茫失措到堅定篤行,她在學業上實現了驚艷的華麗轉身。初入大學校園,面對從高中高壓學習模式向大學自主學習的轉變,劉馨瑤一度陷入迷茫,大一時的學習成績也始終徘徊在年級下游。
“大學物理”是她的第一門期末考試科目,由于學習方法不當以及基礎知識薄弱,她僅考了56分,未能通過。那一刻,強烈的挫敗感如洶涌潮水般將她淹沒,讓她深刻意識到,若繼續以這種散漫且毫無規劃的方式學習,未來只怕會一片黯淡。更令她痛心的是父母的失望,她回憶道:“上大學前,父母對我的期望之一就是不要掛科,然而第一學年我就讓他們失望了,這讓我深感愧疚。” 于是,她下定決心,要徹底改變現狀。
此后,劉馨瑤制定了詳盡的學習計劃,設定了每日具體的學習目標,并堅持不懈地執行。她嘗試運用 “番茄工作法” 等時間管理技巧,確保學習時能全神貫注,休息時也能真正放松身心。同時,她還積極加入各類學習小組,與同學們相互激勵、攜手共進。
劉馨瑤(右一)辯論賽照片
然而,學習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劉馨瑤在“線性代數”和“大學物理”等科目上遭遇了不小的挑戰,有時一道題能卡住她好幾個小時都解不出來。盡管她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但因有掛科的前車之鑒,期末復習時焦慮情緒一直如影隨形,導致她的睡眠質量直線下降,學習效率也大打折扣。最終,“線性代數”只達到了61分。
面對挫折,她沒有一蹶不振
面對挫折,劉馨瑤沒有選擇一蹶不振,而是從問題根源出發去深入思考、積極改變。她告訴自己:“接受失敗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每個人的學習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 遇到難題時,她不再獨自硬撐,而是主動向老師和同學們尋求幫助。在課余時間里,她也嘗試著自我調節,這些努力極大地改善了她的心理狀態。她的舍友和好朋友陳子煊,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給予了她諸多幫助。
劉馨瑤的課程小組匯報照片
新能源與材料學院的于開元教授所講授的 “材料科學基礎” 課程給劉馨瑤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門課涵蓋了最基礎的專業知識,對后續的專業課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于開元教授美觀的課堂板書和嚴謹的教學態度深深影響了她。課堂上,于教授要求學生們記筆記,劉馨瑤也因此養成了記筆記的好習慣。

劉馨瑤的課程學習筆記
“真正改變我的不是記筆記的形式,而是構建知識體系的思維。”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學習狀態的調整,面對大二下學期“電工電子學”課程的期末試卷時,劉馨瑤的心態已不再是焦慮和緊張,而是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她自信地表示:“這不僅是對自己平時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驗,更是一種即將收獲學習成果反饋的興奮。” 在這次期末考試中,劉馨瑤獲得了80分的好成績,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每個61分都是通向80分的臺階。”現在的劉馨瑤能從容地應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她感慨道:“掛科不可怕,但是需要我從時間管理、學習方法和心理建設等多個方面做出調整和改變。這是一個既需要決心又需要耐心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在逆境中成長。
劉馨瑤生活照
學習之外,她以行動傳遞正能量
除了學習之外,劉馨瑤還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傳遞正能量。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擔任馬拉松志愿者的經歷。她的任務是在指定公里數處值守,防止選手意外受傷并及時上報突發情況。“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 她回憶道,“有人僅用32分鐘就跑完了10.5公里。我還看到了推著嬰兒車跑步的父親、白發蒼蒼卻依然堅持的老者、攜手共進的團隊……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體育運動的魅力。”
劉馨瑤在運動會的照片出于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劉馨瑤還加入了學校的石長樂相聲社。起初,她只是抱著了解相聲藝術的心態加入社團,卻沒想到獲得了登臺演出的機會。回憶起第一次表演經歷,她仍記憶猶新:“我們表演的是《學外語》,雖然難度不高,而且經過了反復排練,但真正站在臺上時還是很緊張。” 相聲表演不僅考驗基本功,更注重臨場應變能力。“既要擔心忘詞,又怕觀眾反應冷淡,還要根據現場氛圍隨時調整表演節奏,這種挑戰讓我既緊張又興奮。” 經過日復一日的排練,劉馨瑤與搭檔最終圓滿完成了演出。
劉馨瑤(左一)相聲演出照片
夜幕下的校園自習室,燈光次第亮起。劉馨瑤這個曾經在及格線上掙扎的女生,如今正在準備迎接新學期的新挑戰。“材料成型需要經歷高溫高壓,人的成長何嘗不是?”
(編輯 劉曉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