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參與主辦2025能源轉型大會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專題會
發布時間:2025-11-25 | 來源:新能源與材料學院 | 作者:徐泉 張瑛媛 韓瑾 | 瀏覽量:
11月22日,2025年能源轉型大會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專題會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舉辦。大會以“產教融新 儲能未來”為核心主題,匯聚了北京市僅有的兩個國家級儲能平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華北電力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的最新進展及成果,300余位行業專家代表參加會議。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實踐邁出堅實步伐,固態電池、氫儲能等顛覆性前沿技術加速發展,新型儲能的多元化格局日益凸顯。截至2025年9月底,全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億千瓦,較2024年底增長約39%,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已躍居世界第一。北京市昌平區委常委、副區長柳強強調,作為產業高地,北京昌平區新能源與儲能產業產值持續高增長,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張廣清指出,學校堅持產教融合與協同創新,致力于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標桿示范,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供科技支撐力。
技術創新是本次大會的核心亮點。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介紹,作為電熱轉換領域的殺手锏材料,3000型蒙烯玻纖產品實現了工業級碳源替代,產品一致性提高了12%,已廣泛應用于無人機、風電葉片除冰、鋰電烘干等多個關鍵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春明介紹了儲能平臺石墨烯復合電池生產線、綠電—綠氫—合成氨過程耦合等技術突破,基于碳布電極的500KW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模塊及裝備入選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引領低成本長時儲能發展。
華北電力大學介紹了其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的建設進展。天津津通華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介紹了新能源風光充結合儲能的全方位系統性應用。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分享了石化行業技術在新型儲能上中下游的全要素解決方案。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多家能源企業、科研機構簽署液流電池生態合作協議,深化產學研資源整合,并在現場舉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新能源與材料學院兼職教授和兼職博導聘任儀式。

此次會議還通過圓桌論壇形式,針對“長時儲能+氫能:產教融合下產業鏈協同與生態構建”主題進行研討,為產業跨界融合與可持續發展凝聚了智慧。

會議期間,學校相關負責人向邊廣琦介紹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相關建設成果。
本次大會作為北京昌平區“2025能源轉型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指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華北電力大學聯合主辦,搭建了產學研用協同合作的高效橋梁,發揮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服務和參與校城融合的重要作用。
(編輯 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