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视剧高清无广告播放网站 ,av免费网站_高清全集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星光

【青春向上】4年20萬!這顆星,閃亮!

在追夢的賽道上全力奔跑,自立,是他的姿態;自強,是他對未來最堅定的回答。他是中石大“自強之星”李夢宇。

640.jpg

李夢宇,中共黨員,人工智能學院電子信息工程2025屆本科生、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專業2025級碩士研究生。本科階段,他先后獲得小米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斬獲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競賽國家二等獎、“睿抗智慧果園”北京市二等獎,在“藍橋杯”競賽中獲省級獎項,前三年綜合排名位列專業前5%,最終保研至中石大。

把 “責任” 縫進生活的每一刻

640 (1).jpg

李夢宇出生于河北省的一個農村家庭。父親外出務工時腰部受傷,從此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家中他和姐姐都還在念書,父母供養他們的壓力非常大。從很小的時候,李夢宇就期望自己快點長大,為父母減輕負擔。

640.png

為緩解家庭經濟壓力,李夢宇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做兼職賺取生活費用,獲得的獎學金全部用于補貼家用。他做過家教,在快餐店當過服務生,很多次在往返的公交、地鐵上累得睡著了甚至坐過了站,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的辛苦,想到生活窘迫但溫馨和睦的家人,內心便充滿了力量。

最讓李夢宇印象深刻的是在電子廠兼職的經歷。那里宿舍環境不好,人員構成復雜,每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每當疲憊不堪想要放棄時,他總暗暗鼓勵自己:“錢來之不易,我多做一點,就能讓父母少做一點。”

四年時間里,憑借不懈努力,李夢宇累計賺取20余萬元生活費,每一分錢都來自他的辛勤付出。他從來舍不得亂花,大部分錢都寄回家中。母親總說:“你兼職很辛苦,要多想著自己、好好照顧自己,家里一切都好。”每每這個時候,李夢宇只想更加努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用“笨功夫”啃下硬骨頭

面對大學自主開放的學習模式,李夢宇憑借中學時期養成的主動求知習慣,迅速找到了學習方法。他摒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主動走進老師辦公室探討專業問題,在復雜的知識領域中持續深耕。

在眾多課程中,人工智能學院姜珊老師講授的《電路》最令李夢宇印象深刻。每堂課他都雷打不動地坐在第一排,全神貫注研究例題,課后獨立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遇到課件中的疑難之處,他會及時整理問題,主動向姜珊請教。而姜珊也會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最終,李夢宇在《電路》課程中獲得98分的優異成績。

640 (1).png

除此之外,李夢宇在學科競賽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連續三年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連續三年獲得省部級獎項。備賽期間,他總能提前制定詳細的階段性計劃,細致安排每天的任務;面對算法難題,他既會與同學頭腦風暴,又主動尋求專業老師的指導,在反復試錯中打磨解題思路。

從專業學習到學科競賽,李夢宇不僅深化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鍛煉了創新思維、提升了實踐能力。

在599.5小時志愿里找“答案”

進入大學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焦慮時常圍繞著李夢宇。在他看來,唯有不停行動,做些能幫到自己、也能幫到他人的事,才能有效對抗這份焦慮。而參與志愿服務,正是他找到的出口。

640 (4).jpg

“做志愿是件很有意義的事。” 李夢宇說。本科四年,他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599.5小時,垃圾分類、廣告清理、義務支教、反詐宣傳等一系列活動都有李夢宇的奉獻身影。參與志愿活動、切實幫助他人后,被需要、被認可的感覺,讓李夢宇很有獲得感。

疫情期間,村里留守的大多是對手機電腦操作生疏的中老年人。李夢宇主動幫村民解決線上繳費、健康碼申領等問題。他的付出收獲了鄰里街坊的一致認可,同時,在協助基層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他也對 “責任” 二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這些經歷,更讓他在奉獻中實現了自我成長。忙里偷閑時,李夢宇也會給媽媽打個電話,報個平安,說說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今年9月,李夢宇以一名研究生新生的身份再次入學中石大。新的學期、新的身份,對學習、對自己、對家人,他又有了新的目標和期許。

“多做、多問、多學,我相信我會達到自己的目標。”李夢宇說。

從農村小院走向研究生課堂,李夢宇的每一步都踩得堅實。他將生活的不易,釀成了成長的養分;把肩頭的責任,化作了前行的光亮。未來,他還會帶著這股韌勁兒,接著追,接著闖!


(編輯  王以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