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母校中石大開講:讓石油精神在浩瀚大海光榮綻放
發布時間:2019-12-27 | 來源:學生工作部 | 作者:韓瑾 | 攝影:孟禹豪 | 瀏覽量:
12月27日下午,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領導干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100講活動為契機再次來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中石大杰出校友汪東進以“弘揚石油精神 矢志能源報國——我國海洋石油工業踐行石油精神實踐”為主題,為全校700余名師生作了專場報告。


學校領導山紅紅、張來斌、吳小林、雷玉江、李根生,中國海油宣傳工作部主任高建華,新聞中心總編輯張彥甫,海油發展北京人力資源服務分公司經理、校外輔導員孫鵬,中海油研究總院開發研究院儲層地質工程師、校外輔導員高玉飛,以及校企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報告會。校長張來斌主持報告會。

黨委書記山紅紅在致辭中向中國海油長期以來對學校各項事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在“領導干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100講活動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中國海油結對,在校企合力育人方面頻繁互動,通過海油先進典型人物進校園作報告、擔任校外輔導員、指導實習實踐等多種形式創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社會力量“開門辦思政”的積極探索,促進了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更展現了中國海油作為大型國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中國海油是伴隨改革開放大潮而誕生的國有企業重要骨干力量,為國家能源供應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石大與中國海油為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并肩作戰、共同奮斗,結下了深厚友誼,共同傳承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光榮的愛國奮斗傳統。校企雙方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凝聚育人合力,讓廣大青年學生受教育、長才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報告會上,汪東進以石油精神為主線,與在場師生一起重溫石油精神內涵,回顧了石油精神在海上的傳承和發展,展望了未來海洋石油工業發展的藍圖。
汪東進從中石大校歌《我為祖國獻石油》談起,當年受這首歌的感染,跟隨鐵人王進喜的腳步,高考第一志愿就選擇了“鉆井專業”,一直干到現在。講起鐵人王進喜的故事,汪東進帶領師生回顧艱難歲月,重溫初心使命,他深情地說:“鐵人王進喜只活了47歲,用生命踐行了‘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汪東進講述了渤海油田的發展歷史和“海上鐵人”郝振山的先進事跡,講述了中國海油傳承“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的石油精神,在浩瀚海洋上開發藍色國土的生動實踐。
他說,面對新時期油氣行業嚴峻形勢,中海油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經過幾代海油人的辛苦耕耘,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石油精神在海洋石油踐行新理念的嶄新道路。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能源行業、油氣產業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汪東進展望了中國海油“一個目標、五個戰略、三個作用、四個跨越”的工作設想。他號召師生抓住時代機遇和機緣,繼續發揚石油精神,努力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在新時代勇于承擔新使命、走上新征程。

張來斌在總結中指出,汪東進董事長用屬于石油人的質樸和真誠,為廣大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有溫度的石油發展歷史課,講述了一堂海油人艱苦創業、求實創新的實踐課,同時也是一堂激勵青年學子融入國家發展需求、傳承石油精神的主題思政課。他希望校企雙方進一步傳承弘揚石油精神,共育時代新人,為廣大青年搭建成長的舞臺,不斷書寫新時代“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新篇章。


兩個小時的報告讓中石大師生聽到了新時代國有企業的家國情懷。海洋油氣工程專業2019級本科生馬軼晨說:“汪東進校友鼓勵青年學子艱苦奮斗,耕耘藍色國土、繪制石油藍圖。我們應當爭做石油先鋒,秉持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牢記能源報國的崇高使命,獻身石油發展。” 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2019級研究生楊子軒說:“汪東進董事長在報告會上為我們分享了中國海油將‘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情懷融入到祖國大發展、大變革中的初心和使命。我們一定要傳承弘揚石油精神,為實現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強國貢獻力量。”

“領導干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100講、國企骨干擔任校外輔導員活動由教育部、國資委聯合舉辦,旨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載體,凝聚育人合力,推動高校和企業聯手、理論和實踐結合、校外輔導員和學生結對,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服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與氛圍。中石大作為首批啟動的50所高校之一,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一對一”結對開展此項活動。

(編輯 丁遠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