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视剧高清无广告播放网站 ,av免费网站_高清全集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時訊

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舉辦

為推動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采、環境、冶金等全鏈條技術與裝備的創新發展,搭建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者的交流平臺,1月9日至10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共同指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海南研究院與海洋資源開發技術與裝備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的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順利舉辦。

海南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國梁,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華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永濤,三亞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長豐,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副局長李向陽,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財務總監張玉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王同奇等出席本次論壇。

王同奇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始終堅持國之所需、校之所重,立足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高起點建設海南研究院,聚焦海洋油氣、海洋工程、深海礦產資源、石油化工、新能源與材料、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攻關,培養急需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此次論壇是深海礦產資源領域青年學者開展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創新平臺,希望廣大青年科技人才以此為契機,加強交流、深化合作、主動作為,共同為我國深海礦產資源事業貢獻力量。

張永濤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全球戰略資源競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青年人才是創新的主體,是科技發展的生力軍,本次論壇旨在搭建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交流平臺,在當前面向“十五五”開展深海采礦戰略研究和任務部署的大形勢下,有著重要意義。他希望加強頂層布局,開展有組織科研,推動深海采礦國際合作,深度參與制定國際海底區域礦產資源開采規章和環境保護措施,提升青年人才挑起科技強國大梁的能力,加快培養深海采礦青年科技人才。

李向陽在致辭中表示,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事關深海科技創新發展、事關海洋新質生產力培育、事關全球海洋治理體系變革,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現,而青年人才是加速實現深海礦產資源技術與裝備國產化的核心骨干力量。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的舉辦對探索深海礦產資源開發新技術,培養新一代深海礦產資源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助推我國深海礦產資源前產業鏈技術的高質量發展,培育深海新生產力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張玉強在致辭中表示,2024年深海采礦已成為年度海洋科技研究前沿熱點詞第一,然而通向深海礦產商業化開發的道路還很長,還需要攻克技術、工程、政策、環境等諸多難關。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五礦國際海底礦區的內部主責單位和深海采礦任務的主要承擔單位,在深海采礦領域深耕40年,先后攻克多項重大關鍵技術,青年在其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在深海礦產資源開發科技創新的新征程上,青年更是被寄予厚望。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辦單位之一,將致力打造一個開放、創新、平等、融合的深海采礦技術交流平臺,推動我國深海礦產勘探、開采、環境、冶金等技術和裝備的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由來自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長沙礦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先驅高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海南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河海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江蘇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國內3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246名專家學者參會。大會圍繞“深海礦產資源開發”為主題,重點就深海礦產勘探與成礦技術裝備、深海礦產開采技術與裝備、深海礦產環境、政策與經濟技術裝備等議題開展會議研討。

論壇主會場作主旨報告3個、特邀報告23個,分論壇作學術報告40余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李寧院士作大會主旨報告。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李茂林,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講席教授楊建民,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李中,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院長、國家教學名師潘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張阿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洋學院院長夏建新,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陶春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王樹青,海南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沈義俊,中南大學二級教授劉少軍,中國海洋大學二級教授賈永剛,浙江理工大學二級教授朱祖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旭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江蘇大學張德勝,大連海事大學特聘教授李文華等23名來自國內礦產領域的著名專家圍繞“深海礦產資源技術、裝備、政策與經濟”等作了特邀報告。

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論壇旨在構建一個開放、創新、平等、高端、融合的深海采礦技術交流平臺,探索綠色、高效、可靠、智能、安全的深海礦產開采技術,把握國際深海采礦國內外發展熱點、趨勢和契機,致力于深海采礦勘探、開采、環境、政策、經濟等領域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的交流和合作,共謀全球深海礦產資源開發的戰略新布局,促進全國涉海、涉礦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全面助推我國深海礦產勘探、開采、環境、冶金全鏈條技術的高質量發展,強化自主創新,助力我國全面實現深海采礦聯動集成海試和商業化開采。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南山港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實地了解我國深海資源開發技術及高端裝備。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圓滿落幕,青年學者們紛紛表示,此次論壇不僅拓寬了學術視野,還增強了實踐能力,將以此為契機,攜手共進,為推動我國深海礦產資源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地舉辦,展現了我國在深海礦產資源科技領域青年一代的潛力,為我國掌握深海采礦科技創新的主動權和國際主導權奠定了青年人才的堅實基礎。


(編輯  華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