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视剧高清无广告播放网站 ,av免费网站_高清全集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視點

教師的魅力和慰藉

○余世誠 教授

宋代教育家胡瑗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意思是說,治天下的關鍵在人才,育人才的關鍵在教育,教育的大本營在學校。我想再補充一句,辦學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職業就是這樣與社會和國家的興旺緊密聯系在一起,所以,教師總是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禮記》中有語:“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學。”孟老夫子也有語:“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其意為,得天下不在快樂之列,令人快樂的事一是全家平安,二是無愧于天地良心,三是培育英才。你看,教師是多偉大而又令人愉快的職業呀!

在西方某些國家的歷史上,“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時有發生;可是在我們中國卻有“王天下不與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的美談。你說在我們中國教師的魅力有多大!

其實,我們這些在石油大學任教到老的人,對此都是深有體會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全校教師開展“講好一堂課”教學大比武活動,把教師的地位抬得高高的,把課堂教學炒得熱熱的,一批名師名課涌現出來,教師得到鍛煉,教育質量也得到了提高。那一段熱烈的從教生涯,令我們終生不忘。七十年代學校遷到東營,教學條件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教師被貶為“臭老九”,但廣大教師的教書之志沒有泯滅。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中,教師們忍辱負重,仍然沒有放下教鞭,繼續為國家培育了大批石油人才。

改革開放以后,教師地位提升,一批又一批石大畢業的學子們也學業有成,創造了光輝業績,為母校爭光,為老師添彩,使我們時時沉浸在巨大的喜悅和享受之中。

記得九十年代中期,老校友吳儀同志返回母校與師生見面座談。她誠懇地感謝母校的培養和老師的教育,鄭重地向坐在主席臺上的楊光華教授和其他母校老師三鞠躬。隨后楊老校長講話,他說,看到自己的學生取得成績,受到人民的擁戴,做老師的無比喜悅。“吳儀同學這三鞠躬,把我們老師們的痛苦、辛勞、委屈和冤枉,都給抹平了……”在場的師生們熱烈鼓掌,眼里都含著淚花……

此時此刻,我感到教師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有一首歌這樣頌揚老師:

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

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