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视剧高清无广告播放网站 ,av免费网站_高清全集在线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三全育人- 本科生培養- 培養方案- 2018級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2018 級本科培養方案

  一、專業代號及名稱

  專業代碼:080501

  專業名稱:能源與動力工程

  二、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系統思維和國際視野,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五年后,應達到以下目標:

  (1)適應世界能源與動力工程技術發展,綜合運用數理知識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知識,為復雜工程項目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2)具有工程創新能力,針對解決能源與動力工程問題的需要,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術。

  (3)具備社會責任感與敬業精神,堅守職業道德規范,在工程實踐中能夠綜合考慮法律、環境、社會公眾利益及可持續發展等因素。

  (4)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團隊精神、溝通表達能力及工程項目管理能力。

  (5)有良好的修養與道德水準,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務社會。

  三、畢業要求

  1. 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流體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環境保護以及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開發等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2. 問題分析:能夠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和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進行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流體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環境保護以及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開發等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中復雜問題的識別、表達、文獻研究及分析,并獲得明確結論。

  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遵循能源與動力工程設計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進行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流體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環境保護以及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開發等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設計工作,并體現創新意識。

  4. 研究:能夠運用實驗設計、數據分析、信息綜合等科學研究方法對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流體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環境保護以及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開發等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的復雜問題開展研究,并得到有效結論。

  5. 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流體機械及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設計、運行、自動控制、環境保護以及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開發等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以及包括預測與模擬在內的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能源與動力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估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實踐和復雜問題解決方案的社會、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影響及相應責任。

  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基于環境和社會因素,理解和評價解決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復雜問題的工程實踐的可持續性及影響。

  8. 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 個人和團隊:能夠作為個人、多學科背景團隊的成員或負責人有效發揮作用。

  10. 溝通:能夠就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內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理解和撰寫技術報告和設計文檔、有效陳述觀點、清晰發出和回應指令;具備國際視野,能夠進行跨文化背景的溝通和交流。

  11. 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內的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四、主干學科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五、專業核心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燃燒學、泵與壓縮機、熱力渦輪機原理、鍋爐原理。

  六、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四年,學生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

  七、畢業合格標準及學位要求

  1. 畢業學分要求

  最低總學分:

  186.5學分

  必修課學分:

  102學分

  選修課最低學分:

  42學分

  單獨設置的實踐教學環節學分:

  42.5學分

  2. 獲得學士學位要求

  滿足學校規定的其它學位授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