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發酵,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不斷加深。本周,以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首的全球股市平均收盤價較近期高點下跌了20%以上,結束了自2009年開始的牛市。與此同時,從周一開始,油價暴跌了近30%,這是近20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已接近每桶30美元的最低水平。
3月13日,應全球能源協會(GEA)的邀請,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奇教授對疫情期間的全球經濟和石油市場發表評論,就疫情對全球經濟以及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做出了判斷。
從全球經濟角度分析,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某些國家根深蒂固的經濟、金融、和社會問題。若此次疫情仍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將會面臨巨大挑戰,一些長期依賴寬松貨幣政策的國家很可能會在這次挑戰中瀕臨崩潰。
“但從長遠來看,尤其是在中國,機遇大于風險。”目前中國在流行病的預防和控制方面迅速取得了成功。中國已經派出救援隊前往爆發病毒的其他國家。因此他認為,在全球經濟將面臨巨大風險時,中國經濟狀況要好很多。這是由于中國在工業革命和城市化上具有很大的潛力,而且一直在堅定地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化解金融風險,積極投入新基礎設施建設以擴大市場需求,穩定經濟增長和社會就業。
從原油市場角度分析,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減少了市場對石油的需求,并對原油價格產生了明顯影響。一方面美國頁巖油公司通過大規模債務融資擴張規模,疫情發生使頁巖油普遍處于虧損狀態,而頁巖油公司破產的風險可能引發公司債券危機。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之間關于石油生產的談判破裂,導致市場供應預期過剩。因此,他認為石油價格問題有望通過多方減產磋商來解決,尤其是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國。
疫情導致今后全球經濟和石油市場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巨大的風險。但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尤其是在中國,我們仍然可以相信機遇大于風險。且隨著俄中經濟關系的日益密切,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將為俄羅斯帶來積極的影響和良好的期望。
作者:萬澤環
編輯:范小嫄
作者:萬澤環
編輯:范小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