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
時間 |
活動內容 |
地點 |
| 6月20日 |
下午 |
京外代表報到 |
地質樓 |
| 6月21日 |
8:00—8:30 |
京內代表報到 |
地質樓11層 |
| 9:00—11:30 |
特邀報告 |
地質樓11層東報告廳 |
陶士振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致密油運聚機理與富集規(guī)律 |
姜振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頁巖地質特征及頁巖氣勘探開發(fā)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
| 14:30—15:30 |
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地質樓1層大廳 |
| 16:00—17:00 |
觀看4D電影 |
學生活動中心地下1層影院 |
| 19:00—21:30 |
AAPG沙龍 |
學生活動中心410 |
| 6月22日 |
8:00—11:20 |
博士生論壇 |
分會場一(地質樓206會議室) |
| 各分會場報告會 |
分會場二(地質樓823會議室) |
| 11:30—14:00 |
午餐 |
| 14:00—16:00 |
博士生論壇 |
分會場一(地質樓206會議室) |
| 各分會場報告會 |
分會場二(地質樓823會議室) |
| 16:10—16:30 |
論壇頒獎儀式 |
地質樓11層東報告廳 |
| 6月23日 |
上午 |
代表離會 |
分會場一(成藏、資評、開發(fā)地質、非常規(guī))
(地點:地質樓206會議室)
| 組長:康永尚 點評專家:康永尚 高崗 吳欣松 陳冬霞 |
| 報告時間 |
報告人 |
所在單位 |
學歷 |
論文名稱 |
| 08:00-08:20 |
丁景辰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稠油油藏的應力敏感性及其對單井產能的影響 |
| 08:20-08:40 |
徐祖新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博士 |
一種定量表征頁巖氣儲層孔隙系統(tǒng)數字圖像的新方法 |
| 08:40-09:00 |
馬奔奔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博士 |
扇三角洲儲層在埋藏過程中的成巖演化以及對儲層物性影響 |
| —以濟陽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上亞段為例 |
| 09:00-09:20 |
王坤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博士 |
兩種識別油氣運移通道的定量研究方法:應用與對比 |
| 09:20-09:40 |
周維維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博士 |
渤海灣盆地隱性斷裂帶形成機制及油氣地質意義 |
| 09:40-10:00 |
茶歇 |
| 10:00-10:20 |
劉國平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碩士 |
徐家圍子斷陷火山巖儲層裂縫發(fā)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
| 10:20-10:40 |
劉麗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博士 |
M油田基底花崗巖裂縫型儲層特征及裂縫發(fā)育控制因素 |
| 10:40-11:00 |
翁劍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碩士 |
低滲透油藏重復壓裂裂縫轉向的條件研究 |
| 11:00-11:20 |
李瑞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博士 |
煤層氣井兩相流多參數探測技術研究 |
| 11:30-14:00 |
午餐及休息 |
| 14:00-14:20 |
羅梟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碩士 |
英買力地區(qū)中-新生界油氣藏石油包裹體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 |
| 14:20-14:40 |
蘇奧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碩士 |
東海盆地西湖凹陷寶云亭氣田油氣成藏史研究--來自流體包裹體的證據 |
| 14:40-15:00 |
聶向榮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水動力作用下砂巖儲層變化特征 |
| 15:00-15:20 |
高平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微量和稀土元素在泥巖有機組分中的分配及其地質意義 |
| 15:20-15:40 |
趙向原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鄂爾多斯盆地寧縣-合水地區(qū)長6、長7、長8儲層裂縫差異性及開發(fā)意義 |
| 15:40-16:00 |
汪少勇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博士 |
四川盆地侏羅系致密油資源豐度特征 |
分會場二(構造、沉積、測井、地化)
(地點:地質樓823會議室)
| 組長:張枝煥 點評專家:張枝煥 楊明慧 王貴文 岳大力 鮮本忠 |
| 報告時間 |
報告人 |
所在單位 |
學歷 |
論文名稱 |
| 08:00-08:20 |
范繩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碩士 |
庫車坳陷中段分層收縮變形各構造層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 |
| 08:20-08:40 |
鄒友龍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沉積巖重構及其孔隙尺度NMR響應模擬 |
| 08:40-09:00 |
朱傳華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博士 |
基于Petrel與Ansys聯(lián)合建模的三維構造應力場模擬 |
| 09:00-09:20 |
胡建 |
北京大學 |
博士 |
Bashituo-Yasongdi Petroleum System:Inferences from Oil Geochemistry and Geology |
| 09:20-09:40 |
郝龍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碩士 |
基于低溫氮氣吸附法的頁巖儲層孔隙結構分析 |
| 09:40-10:00 |
茶歇 |
| 10:00-10:20 |
孔強夫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碩士 |
基于數字巖心電性數值模擬新方法的研究 |
| 10:20-10:40 |
尹成芳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煤層相似組分測井評價方法 |
| 10:40-11:00 |
賀聰 |
中科院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
碩士 |
天然氣組分碳同位素倒轉成因及其在油氣勘探中的應用 |
| 11:00-11:20 |
唐相路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渝東南地區(qū)龍馬溪組層序地層控制下沉積相特征與演化 |
| 11:30-14:00 |
午餐及休息 |
| 14:00-14:20 |
王龍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碩士 |
低滲透砂巖儲層分類方法研究 |
| 14:20-14:40 |
楊田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博士 |
陸相湖盆水下沉積物重力流類型及其沉積物識別標志—以濟陽坳陷古近系沙三中亞段為例 |
| 14:40-15:00 |
孟祥寧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基于最優(yōu)控制的核磁共振回波數據小波包閾值去噪方法研究 |
| 15:00-15:20 |
賴錦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基于巖石物理相的致密砂巖氣儲層區(qū)域評價和預測 |
| 15:20-15:40 |
龍華山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
博士 |
準噶爾盆地南緣中下侏羅統(tǒng)煤系烴源巖演化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
| 15:40-16:00 |
姜航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博士 |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烴源巖控油氣分布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