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師生參加第四屆“語言、話語與社會”全國學術論壇
2025年11月1日至2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承辦的第四屆“語言、話語與社會”全國學術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數智時代話語研究的進展與前沿”為主題,匯聚全國200余名專家學者,設14場主旨報告與16個平行論壇,搭建起話語研究領域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我院趙秀鳳教授、田海龍教授、碩士研究生王美娟、閻亭琳、元超然、鄂一鳴、黃小倩、本科生孫瑞汐參會。

田海龍教授作為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話語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致辭。他高度肯定近年來中國話語研究在學術活動開展、研究成果產出、期刊建設等方面的蓬勃態勢,號召全體與會學者腳踏實地做學問,以專業知識服務國家發展,為論壇奠定務實創新的學術基調。

在主旨報告環節,田海龍教授聚焦“批評話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展開深度分享,闡明批評話語分析與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淵源,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批評話語研究的啟示意義。

趙秀鳳教授做了題為“‘太陽能協奏曲’:中國光伏話語中的國家戰略、技術主義與民生爭議”的主旨報告,剖析了中國光伏話語中國家戰略敘事、技術樂觀主義表達與民生關切話語的互動關系,彰顯外國語學院在能源話語研究領域的特色優勢。
平行論壇階段,趙秀鳳教授擔任第四組“話語標記研究”點評專家,圍繞數智時代話語標記的功能演變、方言話語標記屬性等主題展開,對匯報者關于話語標記語用功能、歷時演變等研究的方法論提出優化建議,幫助參會者深化對話語標記與社會語境關聯的理解,獲得現場師生廣泛認可。田海龍教授擔任第五組“話語與社會”點評專家,聚焦服務互動、跨文化身份建構、鄉村振興話語等議題,從選題設計、語料分析邏輯及社會現實關聯度等方面提出精準指導,與師生深入探討話語研究如何回應社會議題,推動學術觀點碰撞與思想交流。
此次參會不僅是我院話語研究團隊與全國同行的深度對話,更是對“數智時代話語研究服務國家發展”宗旨的積極踐行。未來,外國語學院將繼續依托能源話語研究特色,深化跨學科合作,推動話語研究理論創新與實踐應用,為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服務國家對外傳播與能源戰略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