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工智能學院舉辦人工智能微專業論證會暨“十五五”人才培養專家咨詢會,探討人工智能微專業建設的方案路徑,謀劃學院未來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向。學校黨委副書記文永紅出席并講話,中國石油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華東,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與微專業負責人王小捷,中石油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李騰飛,以及學校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就業指導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人工智能學院黨委書記延婷主持。

文永紅在講話中強調,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推動產業變革、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學校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優化學科布局、培育新興增長點的關鍵領域。學院要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這一主題,深刻把握建設人工智能微專業的重要意義,堅持“入人工智能主流,服務能源行業主業”,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學科專業布局,著力培養適應能源行業轉型升級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會上,孫紅軍教授匯報了“AI+能源微專業”建設方案。該微專業緊密對接教育部“雙千計劃”,構建了以“認知力、工程力、創新力”為核心的培養體系,旨在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高小永副院長系統介紹了學院本科人才培養整體情況,表示學院將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與“軟硬結合”的辦學優勢,持續優化通識課程體系,強化實驗室建設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重點推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工程專業認證,全面提升復合型交叉人才培養質量。
隨后,與會專家圍繞“人工智能微專業”建設方案與學院“十五五”人才培養規劃展開深入交流,既對微專業建設作“精準把脈”,也對學院中長期育人工作提供“戰略指引”。專家一致認為,微專業建設應進一步凝練專業特色,優化培養目標與實施路徑,加強領域特色課程建設,推動校企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強化場景化教學與多維評價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緊密銜接。“十五五”期間,學院要在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創新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建強師資隊伍等關鍵環節系統謀劃,統籌發力。
本次會議為人工智能微專業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科學編制學院“十五五”人才培養專項規劃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學院將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和充分吸納會議成果,進一步優化微專業建設方案,并將其有機融入學院“十五五”人才培養規劃編制工作中,切實將會議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具體行動。